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转型有哪几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8-05-03

传统的业务模式以厂商为中心,从研发,到采购、生产、销售、服务,最后到用户,这样一条封闭式的链条管理,只有在最终环节才面向用户。而在互联网模式下,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供应链全程互动。相应地,在互联网转型中,企业信息化转型建设的技术关注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总结了五大发展变化趋势与大家分享。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是否您有这样的疑问:信息化这个词已经没有太多吸引力了,甚至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需求已经不存在了?当然不是这样,信息化可能会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出现,而信息化的规划能力能够与时俱进的话,可以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尽管从方法论而言,企业信息化规划的结构与路径,从最近的一二十年业界的实践来看,并没有特别的革命性的变化,但规划的内容就其内涵与外延来看,一直在随着业务与管理模式的演变,而在不断地丰富与演进。

企业互联网转型有两个视角,从业务视角来看,从以厂商为中心的封闭链式管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链全程互动模式。而从技术视角来看,在云计算、大数据等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支撑并引领业务模式转型,相应的企业信息化转型建设的技术关注点也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信息化建设的视角从内部向外部转化。由于以厂商为中心的业务模式,长期以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视角更多是向内的,先从财务起步,然后采购、库存,销售和成本与绩效等等,erp也是基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调度、人、财、物的管理。而在互联网转型的模式之下,信息化更多地是着眼于整个的产业链、生态链,通过客户、凯发k8娱乐的合作伙伴的需求导出企业信息化的架构需求。

二、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内容从应用向数据转移。传统的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往往是面向业务、面向功能的,从业务架构到应用架构,而忽视了企业信息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是要让数据成为企业的资产。信息化建设要梳理数据架构,或者是我应该有什么样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应该帮我做些什么样的事。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资源和能力,不论是智能制造还是人工智能,首先是数据,然后是算法。企业通过数字化重构商业模式、客户体验、业务流程和产品与服务,信息化要处理的内容从应用系统向数据利用转变。

三、应用系统从大一统向平台化生态圈转变。过去,很多企业往往希望用一个多功能的erp来涵盖信息化主要建设内容,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越来越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行为模式、诉求,以及用户更深度地参与到企业价值链的深度、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那么面向用户的一些前端的应用也在快速变化。此时,就需要一个比较轻的前端来支撑。整个业务模式,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以组件化的方式存在与重构,信息系统也应相应地适应这样的平台化与生态化的模式,构建轻前端、强平台、富生态的企业应用环境。

四、信息技术架构从分散向云端迁移。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推动信息化共享服务。传统的硬件网络基础平台采用分散建设的模式,各自为阵,数据与资源不能共享,资源利用率低下,基础平台的扩展性差,无法及时满足相应业务扩展需要。而在产业互联网模式下,原有以企业为导向的规模型设计转向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通过互联网思维与用户建立关联,争取更广泛的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制作方案,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尊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云计算成为共享的资源,为企业间的业务协同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而我们也看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统一管理的超融合一体化技术架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加速推动下,实体物理世界、数字虚拟世界加速融合,推动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转移创新,促进云服务、云设计、云制造等。

五、信息化建设从瀑布式向快速迭代改变。常规地,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以瀑布模型进行,这在相对稳定、静态的经营管理环境中对技术部门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然后在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模式往往快速变化,组织与流程随需而变,如果还是遵循瀑布式的开发,将难以适应难以调整从而支撑企业的业务创新。而采用敏捷式的快速、持续的迭代模式,尽可能快速地交付、并持续地改进,从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业务的快速变革。从而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形成开发、实施、运营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当然这也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身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部门应用、到对企业集成、价值链、生态网络的支撑与技术引领,不断增加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如果您对以上文章感兴趣,可拨打400-881-2881或点击,预约专家,进行互动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