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开创智慧场馆建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7-08-10
引言:全球智慧场馆建设热潮迭起,上海科技馆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如何实现智能化的空间、智能化的管理和智能化的服务,打造智慧生态系统?上海科技馆携手中国领先的“管理 it”咨询服务机构——amt,引进amt多年在智慧城市、智慧场馆方面的研究实践,共同进行智慧场馆的规划,构建形成以人为中心,空间感知、数据融合、智慧交互、智能泛在的“空间形态、行业业态、网络生态”三位一体的智慧场馆新模式。
上海科技馆——全球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建成开放以来,累积接待观众量超过5900万人次,年均接待量近400万人次,是全国首家同时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点和全国研学旅游基地称号的科技馆,连续5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馆合一”的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初具雏形。在2016年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榜单上,上海科技馆排名第八。
全球智慧场馆建设热潮迭起
2012年4月,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建设了欧洲首个智慧博物馆。此后,全球各地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掀起了一股热潮,各种创新技术和服务被不断探索和应用,如基于定位的展品内容推送、流程化的设备和展品运营管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互动;藏品的高保真3d扫描;智能环境监测和优化等。
我国是博物馆大国,至2016年,我国的博物馆总数已达4692家,参观人数达9亿人次。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在被提出后,即迅速应用于众多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运维和展示。例如,国家博物馆网站已具备展览咨询、导览服务、门票预订等功能,微信语音导览正取代传统的人工向导和解说机;故宫博物院(也是amt的客户哦,附剪刀手表情)自主研发并上线《韩熙载夜宴图》、《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等app应用,极大丰富了观众体验;中华艺术宫开通了提供全景虚拟浏览的博物馆官方网站等。
上海科技馆智慧场馆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上海科技馆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包括无线网络与手机智能导览app项目、科技馆视频会议系统、馆间光纤联网建设以及各业务部门的应用系统在内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项目、中心机房建设、票务系统升级改造、公众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跨平台协同办公系统(oa 升级改造)等的建设。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于2015年4月开馆,建设了一套以导览和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数字博物馆应用系统,包括网站、app和微信三大应用模块,可支持pc、手机、pad等多终端访问,并积极整合后保监控系统、运保大系统、票务系统、客流系统、自博馆展示av系统等和新增藏品系统。
上海天文馆已于2016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将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智慧场馆应用。
上海科技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基础扎实,然而对于智慧场馆建设来讲,面临的挑战却不容小觑。
首先,如何面对“三馆合一”的发展需求?随着上海科技馆不断发展,单组织主体向多组织主体发展,单馆向馆集群化发展,单馆的组织架构、业务和管理流程、信息系统支撑等都面临较大变化和调整,如何在三馆合一以及未来馆集群化的业态下,科学有效地开展智慧化的场馆建设,真正实现“三馆合一”,将是未来3-5年三馆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如何应对大众对科技馆服务能级不断提升的要求?上海科技馆作为国内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承担引领科普行业发展的重任,必须在展示教育和观众服务上不断创新提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科技馆品牌形象,提高观众满意度。一方面, 需要加大实施数字化创意力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观众的兴趣以及方便和舒适程度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需要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根据不同观众特点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第三,如何应对未来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建设将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阶段,因此,智慧型场馆是场馆建设发展的成熟结果。根据上海科技馆目前信息化建设所处的现状,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是馆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第四,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化开放共享与合作交流的挑战?上海科技馆要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博物馆,必须充分借助智慧场馆建设手段,实现综合管理、科普教育、研究交流的国际化开放共享,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最大限度扩大科普受益面。
上海科技馆智慧场馆规划
面临以上挑战,上海科技馆选择携手中国领先的管理 it咨询服务机构——amt,引进amt多年在智慧城市、智慧场馆方面的研究实践,共同进行智慧场馆的规划。
amt认为,智慧场馆是以人为核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和场馆业务的知识化应用,通过空间形态、场馆业态和信息生态的高度融合,实现人物结合、人人结合和人机结合的智慧生态系统。
针对上海科技馆的行业特性和发展需求,要做到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和天文馆三馆合一、三态合一,需要从智能化的空间、智能化的管理和智能化的服务三方面入手。
amt和上海科技馆联合项目小组,设计搭建智慧场馆模型,amt提出需要从空间形态、行业业态和信息生态三个方面来建设,并实现三态的智慧融合。过程中涉及9个维度:空间域包括空间环境维度、空间地理维度和物品维度;业务域包括了管理维度和服务维度;信息域包括了数据维度、社交维度、本地维度和移动维度。每个维度都包括多个要素,通过多个要素的指标和标准的实现,使场馆的技术水平达到智能化,业务水平达到知识化。
从而达到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三馆合一”的管理运行模式,全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示范应用,实现智慧运行、创新智慧服务、推行智慧管理,构建形成以人为中心,空间感知、数据融合、智慧交互、智能泛在的“空间形态、行业业态、网络生态”三位一体的智慧场馆新模式的建设目标。
上海科技馆智慧场馆畅想
未来的上海科技馆(包括自然博物馆天文馆),通过智慧场馆的建设,在空间环境上,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空间一体化协同智能控制。比如,基于3dgis的空间导览、基于bim技术的空间运营管理,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的智能控制和调节;再比如,在智能服务上,基于vr、ar的技术应用,基于游客浏览信息、行走路径和人流数据等大数据的应用,给游客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结合、数据和信息共享的智能化一体服务等等。
上海科技馆,创新开放,拥抱未来,开创智慧场馆建设的新篇章!让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闪烁着amt顾问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