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人力资本三步走
发布时间:2017-06-07
amt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观察,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前些年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哪怕只是跟着市场跑,也能圈占大片领地,收获颇丰;而近两三年以来,受到外部整体市场下滑的影响,企业的业绩增长幅度大不如前。前些年为了追赶市场的脚步,拼命地招人,人还不够用;现在市场冷却下来了,才发现原来招进来的这些人能力水平与心中的期望相差甚远。
“人海战术”曾经为企业带来了业绩的高速增长,而目前提升人效,向“精英路线”转变就成为了在市场低潮时期修炼内功、积蓄力量的战略性举措。如何提升各岗位任职人员能力素质水平,练出一支精兵强将,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笔者建议,企业盘活人力资本要进行三步走:
○ 选精英:挖掘、培养高潜力员工,让真正有实力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形成内部竞争关系,壮大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积累底蕴;
○ 育梯队:面向各个关键的管理岗位和专业岗位,形成梯队鲜明、人才充足的人才储备,形成后备人才“选拔—培养—考评—任用”的闭环;
○ 建机制: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实现能上能下,让有能力、有业绩的人得到相应的回报,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一步:选精英
过去采用的是人海战术,靠人多来做事,其实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10个人拿着铁锹一起挖10下,也不如1个人开着挖掘机挖1下。企业必须走精英路线,择优、汰劣,通过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精英队伍,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竞聘:市场扩张期,为了快速建立一支队伍,很多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都是“赶鸭子上架”,因为实在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但这些人占据了管理岗位,短时间内很难出现空缺,却堵住了其他人员的发展通道。通过自下而上,逐步放开管理岗位开展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从而调整人员结构、发现优秀人才。
评级:大部分人员能力如何,只有直接上级知道,其他人不容易感觉到,缺少对不同部门、专业的人才进行评定的一致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岗位能力标准,确定评定方法,按岗位组织能力测评,每年组织一次能力测评,对于达到相应级别标准的人员,赋予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招聘:虽然人员总数比较多,但部分技术性岗位还是缺少可用的人才,哪怕是一般性岗位,能够带领大家提升工作水平的优秀人才,也非常缺少。因此,对于亟需的专业人才还是需要列出专门的招聘计划,从外部猎聘。对于招聘到位的专业人才,要给出有挑战性的目标,使其带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第二步:育梯队
在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中,往往见到的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多年以来,岗位和人员都没有调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且能力提升慢,缺少新人补充。培养人才梯队,壮大人才队伍,才能够为公司发展积累深厚的人才底蕴。
首先,需要建立继任者计划,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很多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配备了副职,也是人才梯队的一种形式,但这还不够。通过制定继任者计划,明确每个岗位的继任者,并有意识培养。在出现空缺的时候,能够迅速补上,生生不息。
其次,建立管理人员轮岗机制,培养全面人才。大部分人员固守着一个岗位,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长时间不做调整,慢慢的就会失去活力,形成一潭死水。有计划实行中高层轮岗,不但能够创造“鲶鱼效应”,还有助于培养全面型的人才。
然后,也不能忽视日常培训工作,促进员工持续不断的能力与技能提升。建立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内部讲师队伍并辅导其编写课件,形成内部精品课程,制定培训目标,安排培训计划。各部门内部的技能培训也需要坚持开展,一开始可以要求“量”,逐步过渡到要求“质”,并形成培训课件积累。
第三步:建机制
以提高用人标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业绩为抓手,完善高业绩导向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薪酬体系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就需要实现:
高能力,高薪酬:转变用人理念,从凭感觉用人转变为凭能力利用人,聘用高水平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员工评级、晋级,将能力和绩效与职级薪档直接挂钩。
高产出,高薪酬:在稳定业务、提高人员技能的基础上,逐步精简岗位和人员,提高人均产出,同时给予更高的待遇(3个人干5个人的工作拿4个人的工资)。
高绩效,高薪酬:加大绩效考核精细度和级差,明显区分优良中差,拉大收入差距(高薪酬、高标准、高产出);加大员工薪酬与公司效益挂钩的力度,促进全员关注公司整体效益。
同时,建立薪酬水平普调机制,实现员工收入与cpi、社平工资、公司效益的同步增长,充分发挥薪酬体系的保障作用;围绕业绩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风险控制、质量改进等领域,鼓励员工和集体进行创新,并设置专项奖励,充分发挥薪酬体系的导向作用。
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壮大、基业长青的基础。低水平的人做着低水平的事,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浪费。盘活人力资本,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带动全员整体素质提升,创造个人与公司双赢的长效机制和氛围,是企业新的增长动力所在。